躁鬱 症 用藥 治療 成功 案例

作者:陳俊欽

躁鬱症治得好嗎?這是很多患者與家屬最關心的問題。

事實上,無論是「躁狂發作」還是「重鬱發作」,即使不治療,也多半會自己恢復,只是通常都會再復發。藥物治療能縮短發作的時間,讓患者早日恢復正常,卻不能一勞永逸、永遠根治躁鬱症。

只有少數的患者會只發作一次,然後就再也沒有第二次發作,也就是治癒了。其他多數的患者都會多次發作。而且,發作的次數越多,復發的機率就越大,間隔的時間就越短——起初可能每隔三年發作一次,一次持續兩個月,過了十年後,可能就變成兩年發作一次,到後來,可能變成一年發作一次,甚至一年發作很多次。發作形式也會偏向憂鬱——也就是說:年紀較輕的時候,發生躁狂發作的機率較大,隨著年紀增加,重鬱發作的比例就會上升。

無論是鋰鹽、抗癲癇藥物,甚至是電氣痙攣療法,通通不能根治躁鬱症。抗憂鬱劑雖然可以縮短重度憂鬱發作,卻可能反而誘發躁狂發作。這些治療至多只能縮短疾病發作時間(例如:原本可能持續半年的發作期,縮短成一個月),卻不能阻止疾病的復發。

雖然這樣,藥物的重要性還是不能忽略的。躁狂發作與重鬱發作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、破壞患者人際關係,能讓發作時期縮短一天、患者將來的生活障礙就會少一分,最忌諱的是堅持不服藥,任疾病惡化下去,這樣子,發作頻率不但會越來越高,患者的人生也會被破壞殆盡。

唯一可以減低復發機率的方法是:維持性藥物治療。也就是說,即使在躁狂發作或重鬱發作恢復後,繼續服藥(但藥量可以減少),倘若有復發跡象,即快速恢復一般劑量,等到症狀減弱了,再次減量下來。在這情形下,復發機率會被減到最低,即使復發,症狀也不會太強。

至於要服藥多久,則沒有一個定論,必須是臨床症狀與患者的狀況而定。一般而言,第一次發作的話,可以先觀察看看,不一定要急著開始「維持性藥物治療」;第二次發作後,就建議至少服用藥物五年。倘若長時間都未曾發作,患者又不想服用藥物,可與醫師討論、在門診中慢慢減藥;密切注意是否有症狀復發的跡象,倘若有,則必須盡量恢復用藥;千萬不要擅自停藥,否則為了少吃幾顆藥而讓疾病復發,反而得住院、吃更多的藥物,豈不是得不償失?

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,對抗躁鬱症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耐心,不要被江湖術士或神棍所蠱惑,放棄早已被證實有效的治療,而投向一些毫無根據的偏方或神跡。雖然「不能治癒」這個事實是很令人沮喪的,但是,倘若只要每天規律服下幾顆藥物,就能換回原有的美好人生,那又何必自暴自棄?


主條目:【精神相關】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

【精神相關】底下的細目: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【躁鬱症】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


杏語心靈花園圖書館正在整建中,尚未全面開放,您要收尋的文章經過核對,發現尚未收錄在新的杏語心靈花園裡頭。暫時且陳列於此。資料內容均不變。
一旦本文收錄進杏語心靈花園,將自動跳轉到新的頁面,諸多不便,尚請見諒。

人的情緒難免有高低起伏,但若不是因藥物(如興奮劑等)或特殊因素(如甲狀腺疾病)引起,其持續時間過長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功能、工作或學業,這時可能就要懷疑是否得了「躁鬱症」。
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總藥師梁蕙文表示,所謂「躁鬱症」是指曾出現情緒過度高昂、急躁的躁症,其中大部分患者也會在某一時期出現情緒過度低落、鬱悶的憂鬱症,所以躁鬱症又稱為「雙極型疾患」,病患會週期性的呈現躁症或憂鬱症。

一般躁期第一次發病的平均年齡為21歲,超過80%的躁鬱症病人,一生中會有超過4次的發病期,但兩次發病期間,情緒是穩定正常。

梁蕙文指出,通常治療躁鬱症是以情緒穩定劑為主。情緒穩定劑可以治療及預防躁鬱症再發,但依症狀不同,常常須合併其他藥物治療。例如躁症發作時,除情緒穩定劑外,可能須合併抗精神病藥物治療。鬱症發作時,會合併抗憂鬱藥物治療。失眠及焦慮時,也會合併使用安眠藥物及抗焦慮藥物。

情緒穩定劑包括大眾較為熟知的鋰鹽,其他情緒穩定劑(或稱為抗痙攣藥物)如Valproicacid(如:帝拔顛)、Carbamazepine(如:癲通)等也包括在內。

在藥物治療過程中,一些副作用通常是病人治療過程最感困擾的部份。梁蕙文解釋,以鋰鹽而言,副作用可能會有顫抖、多尿、腹瀉、嗜睡、疲勞、口渴、注意力和記憶力變差,少數病人腎臟功能會受到影響。在門診常看到服用鋰鹽的病人因口渴的副作用,不斷喝飲料解渴,這個時候醫療專業人員通常會告訴病人,買飲料除了花錢且更渴之外,還會變胖,通常建議病人隨身攜帶冷開水或咀嚼無糖口香糖。

現在也常用情緒穩定劑治療躁鬱症,如前面所提到的Valproicacid(如:帝拔顛)、Carbamazepine(如:癲通)等,服用這些藥物,建議多留意皮膚方面可能發生的副作用,如果發展成史帝芬強生症候群(Stevens-Johnsonsyndrome),嚴重的皮膚方面副作用,會從出疹、黏膜潰爛導致感染而有致命危險性,發生比率雖然很低,但服用此類藥物的病人,若有類似感冒症狀或皮膚出現紅疹,須趕快回診或請教藥師。這類藥物可能的其他副作用有鎮靜、嗜睡、胃腸不適等,少數個案會因掉髮副作用影響外觀而感到沮喪。

梁蕙文提醒,除了藥物治療外,改變生活型態、飲食習慣及參與相關心理復健活動,亦可避免疾病再發,病人及家屬應注意的重點包括:

1.日常生活方面,規律攝取必需胺基酸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,適量補充維他命及礦物質。每週至少3次規律的有氧和重量訓練。

2.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情緒波動的物質及藥物,睡前避免喝酒或咖啡。

3.學習放鬆治療、壓力降低技巧、按摩、瑜珈等,面對壓力事件能自我調適,避免因身心壓力造成疾病發作。

4.鼓勵病人參予個人、團體和家庭心理治療及人際關係與認知行為治療。

5.了解躁症及鬱症的早期症狀,症狀發生即時回診。

梁蕙文還說,在藥師諮詢案例中,病人或家屬常問:「病情穩定,可不可以不要服藥?」、「服藥後感覺疲倦、嗜睡、手抖等,可不可以自行停藥?」。面對這種現象,藥師會提醒,未經評估,病人因為自行停藥而造成疾病復發的百分率,在半年內可高達5成以上。

病人應了解若因停藥後,再造成疾病復發,可能須要服用更多藥物,甚至更高劑量,花更多治療時間,忍耐更多副作用,病情才能達到穩定,這是划不來的。

她強調,病人不可因病情穩定就停藥,劑量調整或藥物改變應經由醫師評估,才能漸進式減少藥物種類及劑量。對副作用方面的處理,可打電話向藥師諮詢解決之道,如果真的不能忍受時,可請醫師調整藥物。

梁蕙文最後提醒,躁鬱症病人若能有良好服藥配合度,與醫師及藥師等專業人員密切配合溝通,藥物治療可將躁鬱症復發率降至最低,情緒可以控制在相當良好狀況,甚至與常人無異。

「我現在感覺好好的,為什麼還要繼續吃藥?」、「我每天都要吃藥,好煩喔,能不能不要再吃藥?」在馬偕紀念醫院一般精神暨身心科主任柯凱婷的診間,常有躁鬱症患者提出上述問題、抱怨,每當面對患者質疑,她總是耐心講解,並讓患者了解,躁鬱症主要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衡、神經系統運作不穩定造成,因此容易反覆發作,長期下來,大腦也會受損,智力、認知功能都可能退化減退,反覆發作的情況下有些患者無法繼續工作,所以規律用藥、預防復發的重要性不言可喻。

柯凱婷醫師:「躁鬱症患者藥物治療可以使症狀改善,回歸正常情緒與腦部功能,穩定期時就跟一般人一樣,因此很希望患者可以堅持服藥避免發病。目前藥物的選擇多樣,也有長效針劑的治療形式,讓患者多一種服藥的選擇」每月一針的長效針劑選擇,增加了服藥的隱私性與便利性,一個月一次的針劑,也減少一般使用口服藥時每天必須面對生病這件事的情緒,無形中減少了排斥治療的情形。

躁鬱症發作,患者情緒常暴起暴落

「70%-80%的躁鬱症患者會經歷憂鬱症發作。」柯凱婷主任指出,躁鬱症包含輕躁症、躁症、憂鬱症等多種表現,這些表現會輪流出現,在輕躁症時期,往往「個性改變,變得外向愛社交、很有活力、變得不太需要睡覺」,且很有自信,也較容易衝動、與人發生爭執,或出現大量購物、不理性投資等行為。由於輕躁症使得自我感覺良好,這時多半不會主動就醫,輕躁症患者若長時間睡眠不足,大腦過度活躍,可能演變成躁症,會開始產生誇大幻想,例如認為自己有超能力或是有病人認為自己有預言能力,同時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或過度衝動狂妄,在在網路或現實生活中不斷發生言語或肢體的人際衝突。

躁症過後,患者可能陷入憂鬱症階段,情緒就會陷入低落自責,失去活力的痛苦深淵,由於躁期和鬱期的各項症狀,會對人際、親密關係造成負面衝擊,這也讓患者內心飽受痛苦,尤其當患者反覆發作後,人際的支持力會越來越薄弱,越來越不利於患者的穩定。

長效針劑用藥 穩定度、便利性獲改善

在躁鬱症治療與復發防治方面,目前有多種藥物可以運用。柯凱婷主任分析,治療躁鬱症主要有三大類藥物:第一類叫鋰鹽,主要功能在穩定神經。第二類稱為情緒穩定劑,屬於一種抗癲癇的藥,功能也是在神經穩定。第三種為多巴胺抑制劑,也稱為抗精神病藥物,可抑制幻想、幻覺,對神經穩定也有效果。

在多巴胺抑制劑當中,除了口服藥物,現在也有每月一針的抗躁鬱症長效型針劑可供選擇,根據柯凱婷主任的觀察,長效型針劑有助提升治療穩定度,也可減少患者長期吃藥所產生的疲乏感。此外,使用長效型針劑不需經由腸胃吸收,可避免藥物讓腸胃不舒服等問題,患者跟家屬都不用斤斤計較要在餐後或餐前用藥,或隨時提醒自己出門要記得帶藥,用藥便利性自然提升許多。

躁鬱症患者規律用藥,才不會一再傷腦!

躁鬱 症 用藥 治療 成功 案例


柯凱婷主任再次提醒,躁鬱症患者即使處於輕躁期,整體感覺很良好,但為了避免後續更嚴重的躁症或憂鬱症折磨,也建議接受治療,如此才不會讓身心持續受損,大腦功能也可受到保護,較不會一再受到損傷。

在台灣,早先的資料顯示:躁鬱症盛行率約每一百人中大概有一位。

有學者認為,這數字較為偏低,因為過去進行調查時,不是所有躁鬱症都被正確診斷出來。同時,在過去傳統社會,不是所有患者都願意、有機會接受精神醫學的治療。基於這些原因,這個數字很可能被低估。其實,躁鬱症在台灣,比你我想像還要常見。

[啟動LINE推播]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

憂鬱症和躁鬱症要怎麼分辨?簡單來說,曾經有過憂鬱症的人,如果這一輩子都沒有出過若任何「躁」的特徵與發作,這位患者便是單純的憂鬱症。舉凡有過任何「躁」的特徵與發作,不管有或沒有重度憂鬱的經驗,則都算是躁鬱症。躁鬱症的樣子如同變色龍,在每位患者身上的不同;有些人症狀輕微、有些嚴重,有些人憂鬱多一點、有些人躁期多一點、有些人躁和鬱混合出現,但大抵而言,只要一生中出現過任何一次躁的症狀,在醫學定義上都隸屬於躁鬱症。

躁鬱症引起的生活困擾,和憂鬱症相比可謂過之而無不及。不管是在生活上的自我照顧,工作時的表現,與伴侶的親密關係,或與外界的社交能力,躁鬱症帶來的負面影響,都值得臨床上的重視。因此,仔細評估患者到底是重鬱症還是雙極性躁鬱症,是必須謹慎的。

特別想點出躁鬱的主因是因為,臨床上有許多將躁鬱症錯誤診斷為憂鬱症的狀況。雖然這兩種疾病都屬於情感性疾患,但在治療方法與策略上卻極為不同。誤把躁鬱當憂鬱,因而吃錯藥,很可能會引發許多不幸的後果。

直接開立抗憂鬱藥物給患者服用。對於具有躁鬱病史、躁鬱體質的患者來說,只服用抗憂鬱藥物是很危險的。這類藥物很可能會把患者低落的情緒拉過頭,因而使患者出現輕躁或狂躁症狀。憂鬱情緒不但無法改善,還可能讓患者出現混合狀態或快速循環症狀,使病情治療困難度增加。甚至有些患者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,做出自殺的衝動行為。

輕躁和狂躁的症狀看似有些類似、但在程度上卻有顯著差別!如果說輕躁是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那狂躁就是「自我感覺良好過頭」。

自我感覺良好的「輕躁」不是病

輕躁發作時,有搞笑、話多、歡樂、合群、喜歡交朋友的情況出現,輕躁確實不是「病」,而是一種情緒狀態。處於輕躁時,個人易感受到一股欣快感、情緒開心;睡眠需求減少,該睡覺時一直想事情,較難維持睡眠,睡沒幾個小時就醒來。輕躁時,個人還是可以好好生活,而且過得頗有效率,很多人很喜歡這樣有精神的狀態。不過,輕躁仍是值得留意的。每十個有過輕躁期症狀的人,後來其中至少有一人發展為躁狂。

躁期發作一開始往往不易看出,因為通常患者一開始都只是情緒高亢、精力十足、不太需要睡覺;隨著時間,漸漸變得更加誇張,睡得少睡、多話、易怒、自大、衝動、亂發飆。躁期發作的人往往也會出現,像是話變多、快又急的情況。他們腦中同時可有一堆不同想法在運轉、經常分心。由於躁狂時精力十足,患者常過度參與一大堆活動,像是整晚不睡忙著設計、趕稿、看書等,有些患者甚至一忙可以三天三夜沒睡。